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利来最给利老牌

招联、兴业等持牌消金公司业绩暴增背后频遭投诉 风控管理难题待

来源:原创 编辑:admin 时间:2022-08-20 18:45
分享到:
html模版招联、兴业等持牌消金公司业绩暴增背后频遭投诉 风控管理难题待解

  随着众多机构营收开始增长、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金融行业已开始逐渐回暖。近日,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布了2021年业绩,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分别以159.33亿元、100.1亿元、83.91亿元的营收位居前三,增幅在24%至31%,进一步拉开与其他消金公司之间的差距。同时,已披露净利润的17家消费金融公司2021年均实现盈利,总额达113.51亿元。

  然而伴随行业规模扩张背后,消费金融领域的投诉也在迅速增长。黑龙江银保监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哈银消金投诉量猛增340%。无独有偶,在福建银保监局披露的数据中,兴业消费金融2021年以368件投诉居银行业消费投诉【进入黑猫投诉】首位。招联消费金融相关业务风险逐渐暴露,因卷入暴力催收,招联消费金融频遭投诉,今年2月因八项违规被罚290万元。

  在业内看来,消费金融领域的增长与合规难题将长期存在,而根源藏在消费金融短暂却快速的发展中。在野蛮扩张的同时,未能及时控制风险,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存在客群过度下沉的问题,一旦还款出现问题,便会出现暴力催收等问题,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不断发生。

  行业复苏回暖两极分化加剧

  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在资产规模、营收、净利润等方面一扫2020年的低迷态势,在已公布数据的机构中,营收破百亿的消费金融机构有两家,招联消金和马上消金,分别为159.33亿元和100.1亿元。净利润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达4家,分别为招联消金30.63亿元、兴业消金22.3亿元、马上消金13.82亿元和中邮消金12.29亿元。

  与此同时,头部机构与其余玩家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湖北消金、盛银消金、晋商消金、苏银凯基消金这4家机构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利润徘徊在2亿元左右的中腰部机构则更多,而盛银消金、海尔消金、晋商消金、湖北消金、苏银凯基消金、蒙商消金、阳光消金和小米消金的盈利更是不足2亿元。

  从总资产上来看,招联消金资产破千亿,兴业消金、马上消金、中银消金总资产规模超500亿元,海尔、哈银、苏银凯基、阳光、锦程、湖北消费金融资产规模则在100亿元左右,而晋商消金、华融消金、小米消金、盛银消金资产规模均低于10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尾部消金公司追赶头部的难度越来越大。

  对此,马上消费金融方面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化在消费金融公司一体化价值模型中起全局性和决定性作用。在数字科技基础能力支撑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持续积累金融创新、科技赋能和社会责任的生态优势,并能根据战略需求调整优化生态模型的版块配置,最终形成长期主义的竞争力。

  “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消费金融市场增长放缓,但在2021年反弹,使得捷信成为规模较小但表现更好的公司。”捷信方面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随着该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和精简,可以更加快速适应变化的业务环境,优化其运营效率的同时取得可持续发展。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看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回暖,带动了消费需求的释放以及消费金融业务的复苏,预计头部机构仍将延续“强者愈强”的发展特征。伴随着线上获客成本的日益攀升以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不断完善,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正加大线下布局,线上线下有机联动的模式将成为消金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

  投诉饱受诟病合规风险不容忽视

  不容忽视的是,在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普涨的背后,出现了暴力催收、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消费者不满、投诉的出现,对消费金融行业的服务质量以及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黑龙江银保监局发布的2021年银行保险机构消费投诉情况显示,2021年,哈银消费金融消费投诉量163件,较上年同期的37件同比增幅达340.54%,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搏,涉及催收不当、实际利率偏高等。

  这并不是个例,在福建银保监局披露的数据中,兴业消费金融2021年以368件投诉居银行业消费投诉首位,涉及暴力催收,泄露个人信息等。此外还有用户质疑兴业消费金融违规收取“佣金”、高利贷和砍头息等问题。

  与此同时,今年2月8日,招联消费金融因对合作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催收行为不当等八项违规行为,遭监管部门点名。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给予其行政处罚290万元。

  对于上述问题,一位接近兴业消金方面的内部人士表示,将加强合规内控管理与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及金融服务质效相结合,夯实内控管理基础。

  不难发现,消费金融领域投诉的种类主要集中在恶性催收、利率过高等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消金企业内部人士指出,为了追求规模,部分消金公司无节制审核通过,大量放款,直到出现大量坏账无法收回。如果每一个环节都把风险往后推。到最后风险都积压在了催收上面,因此简单粗暴的手段成为了恶性催收挽回损失的理由。

  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消费金融市场已经由民营资本抢滩转向国有大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系资本的对垒,与2019年相比行业更加规范。但是,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增长与合规、服务与消费预期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这种情况需要更完善的立法布局,以及市场的更加规范。在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推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竞逐消费新场景风控难题待解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利润的高速增长,在营收和总资产等维度,消费金融公司的体量扩充则进入平缓期,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同时,产品同质化问题依然存在,从产品设计、业务模式及消费场景都高度重合,都在争夺着相似的用户群体,行业进入了瓶颈期,急需寻求新的增长点。

  谈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市场普遍认为,消费金融行业有望在新市民服务、乡村振兴、低碳经济等领域迎来新机遇。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做好辖内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围绕创业、就业、住房、医疗等新市民金融服务重点领域细化监管要求,指导本市银行业保险业更加积极有效地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此前,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已经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

  包括马上消费金融、捷信、兴业消金等均表示,已将该领域群体视作重点客群。

  捷信方面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新市民群体虽然已经在城市中安定下来,但因为无法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在创业、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颇多。捷信将金融服务嵌入新市民生活需求场景,围绕新市民住房装修、职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等领域,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拓展消费新场景等方式,为新市民群体难以获取金融服务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马上消费帮助新市民建立“经济身份证”。马上消费金融方面表示,目前大量“新市民”是无征信的白户,马上消费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前提下,已经刻画出了较为全面的用户“信用画像”,为超过670万征信白户创建了信用记录。此外,围绕新市民对家电家居的消费需求进行场景营销,增加服务新市民的多样性。

  在张毅看来,新市民金融服务,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金融普惠政策,解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问题,从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消金公司拓展更大的市场。但是,新市民金融需求带来的新机遇背后,也暗藏诸多难点,最大的挑战在于风控。

  “布局新市民金融服务,需要有一个过程。消金公司可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定制专属的金融产品及相应的获客、风控、贷后等技术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才能逐步满足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张毅如是称。

在线客服
售前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